
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流行火热的播客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,某弹幕网站联合不少艺人和大up主启动了一系列长视频播客。胡歌在最新一期的与知名影视圈大v电影最top视频播客中,进行了一次极为坦诚的内心剖白,集中释放了三个关键信号。

其一,他公开表达了对年轻演员的钦佩与自身的危机感。尤其是佩服文淇的天赋,不止一次地夸赞对方;其二,他分享了自己最新的选片逻辑,不再盲目迷信大导演、大制作,坦言大班底有束缚感。这句话,让人不由得联想是不是在暗示录音门后的王家卫。其三,他明确表示有了票房的压力。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话语当中,也确实能看得出来是胡歌拿出了很真诚的态度,说了自己的心里话,是他当下面对的事业困境和中年人有的焦虑。
坦言年轻演员厉害,自曝需要更新
此次接受这期播客采访,是胡歌为了宣传和文淇共同出演的《三滴血》时。据胡歌说,他拍摄《三滴血》时,看到文淇身上所迸发出的能量和表达能力让他非常吃惊。特别提到,文淇到片场前已经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,那种专业和专注让他佩服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胡歌坦言在很多对手戏中,他感觉是文淇在带着他走,是文淇的能量在牵引着他的表演。这种“被后辈带着演戏”的体验,对他冲击很大。他直接说出了“我们这一代演员的经验可能都要更新了”的感慨。

前面倒还好,这句话就不仅仅是合作演员为了宣传电影给对方互相吹的彩虹屁了,不是普通的前辈夸后辈,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和一种清醒的自我审视。他看到了年轻的文淇,身上那种近乎本能的、无招胜有招的表演体系,并因此产生了真实的危机感。
不过,话说回来,文淇这样的天赋型选手,谁看了都会赞叹,胡歌倒也不必有多余的危机感,这和年龄并无直接关系。

不迷恋大导演制作,称束缚感太强
一直以来,胡歌拍的电影都是导演个人向的,他在播客里同样再次明确了自己的电影拍摄方向,不把与大导演、大团队合作视为唯一追求,明确表示,自己现在更愿意和年轻的团队合作,去拍一些小成本制作。因为在那里,他感觉更自由,创作上有更多话语权。而且,非常直白地坦言大制作班底会让他感到“束缚感”,觉得条条框框太多,创作并不自由。
他这番话虽然没点名,但很难不让网友联想到他之前与王家卫这样的顶级大导的合作经历。近来王家卫的翻车和祛魅,网友们都看在眼里。《繁花》播出盛况时,中国顶级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就曾在微博上说说过,好演员不需要拍那么多遍。受过这份罪的胡歌,虽然没有明着说,但此刻,人们心领神会。有网友就在评论区一针见血地调侃道:“这是跟王家卫合作以后够够的了吧”。
不仅是胡歌,每个在娱乐圈的演员都追逐顶级导演的光环,但大制作未必是唯一最优解的现实。回归创作本身的自由与愉悦,是胡歌未来的清醒选择。

票房压力摆上台面,国民度难转化
胡歌这次也没回避最现实的票房问题,自己主动就说了要面对现实,有票房的压力。
历数胡歌的电影票房,2019年第一部主演电影《南方车站的聚会》,票房2.02亿,是其一番电影票房巅峰。 《不虚此行》(2023年)2740万票房;《走走停停》(2024年):8200万票房。主演电影累计票房仅15.28亿,一番票房约3.33亿,与电视剧领域《琅琊榜》《仙剑》积累的国民度更是形成了刺眼的倒挂,反差巨大。

就在《不虚此行》路演时,胡歌就公开说过“我们也需要票房”,希望好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见。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
这不,就在这会宣传的新片《三滴血》票房就遭遇了寒流。数据显示,其首日票房仅八百多万,排片和票房占比严重倒挂,预测总票房可能止步四五千万。这个数字被同期的日本动漫碾压。

总之,回顾他所有的电影作品,口碑都不算差,但票房成绩都难言出色。这种“剧红电影不红”的局面,成了他必须直面的压力。他还解释,他要票房,不只是为了商业成绩,更是为了证明那些他认可的、有深度的作品拥有市场生命力,能够生存下去,让好的创作者有机会持续创作。反正,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,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电影没人看吧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